行业「新手」
你好,我是周悦秋,一个在IT圈混了20年的「新手」。这个行业发展很快,技术日新月异,今天刚学会的东西,明天可能就过时;本以为摸到门道,转眼又冒出一堆新名词、新概念。每天都在学习,每天都被刷新认知。从这个角度看,我不仅是新手,还是个菜鸟。
从网管到代码世界
我的IT缘分始于1998年初中毕业。那年家里买了台电脑,Cyrix MII 的CPU,屏幕还是绿油油的CRT显示器。最初是为了玩游戏,《仙剑奇侠传》、《红色警戒》、《Dune 2000》几乎占满我的课余时间。但玩着玩着,我发现电脑不只是游戏机——它还能"变戏法"。后来迷上了软件汉化,还在「汉化新世纪」发布过几款小作品。后来又沉迷于Crack,破解软件保护机制,看到WinZip序列号静静躺在内存中的成就感,至今难忘。在看雪论坛混时,也写过破解心得,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技术,熬夜敲代码的日子,现在回想,单纯又快乐。
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网管,整天跑机房、接网线、修电脑。后来转去做软件测试,跟着部门负责人刘老师走进了软件开发的大门。那三年,我沉迷于C和C++(MFC),写界面、调逻辑,在公司写代码,回家照旧。代码跑通,屏幕上跳出想要的结果,那种满足感无以言表。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专注、最快乐的时光,也奠定了我的技术底子。
职业漂流与历练
再往后,我的职业像RPG游戏,换过不少「副本」。在电信运营商做系统维护,第一次接触大规模服务器和Linux,从此转行系统工程师;游戏公司的运维经历让我见识了虚拟世界的热血;后来加入互联网公司,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。
2015年,我和同事一起创业,做了容器化平台——Rainbond。那段从0到1的经历让我学会在资源匮乏时做取舍,也第一次感受到创造的成就感。现在,我在国内知名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公司——禅道软件 担任技术负责人,带领团队打磨产品,在管理和技术间寻找平衡。
这20年,酸甜苦辣都尝过。成功时得意过,失败时迷茫过。但回头看,每段经历都是一块拼图,拼凑成了今天的我。
我的成长秘诀
人这一辈子,谁能没点问题?我也不例外。生活里、工作上,总有让人挠头的难题冒出来。遇到这些,我喜欢静下来,把问题拆开,一点点理清来龙去脉。时间久了,大部分事都能想通。但有些事,光靠自己走不通,就得求「外援」。我的外援有两种:
身边的高人
-
同事与社区大牛:刚毕业时,身边随便拉个人都是高人。后来经验多了,高人少了,我就主动出击,去社区找大牛,去线下活动听分享。虽然关系不深,见面机会少,但只要真诚请教,大部分人都愿意分享一二。
-
领导的视角:有人觉得领导不一定比自己强,我看未必。能坐到那个位置,总有他的过人之处。即便技术不如你,他站的高度、看问题的视角、获取信息的渠道,都是你无法企及的。我常用一个比喻:「一群猴子爬树,爬得低的抬头一看,上面猴子的屁股都是红的。」意思是只盯着缺点,谁都有问题。但反过来,那些「红屁股」的猴子,能爬那么高,必然有咱值得学的本事。多看看他们的长处,能学到手才是自己的,别扯没用的。
书中的高人
更多时候,答案从书里来。书籍是作者经验的浓缩,是智慧的结晶。哪怕读小说,比如《人生海海》,都能窥见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。我也喜欢读国外经典,像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、《金字塔原理》,它们让我学会更理性、更全面的思考。但翻译版质量参差不齐:好的如沐春风,差的简直是「误人子弟」,让人云里雾里。幸好这几年大模型技术火了,我用它辅助翻译原文,甚至直接读英文版,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,真正实现了「阅读自由」。当然,有能力的话,我还是建议啃原版,那种原汁原味的冲击力是翻译无法替代的。
我始终相信:「我遇到的难题,别人肯定也遇到过,答案早已存在,只是我还没找到。」这句话像灯塔,指引我不断前行。
91智读:探求智慧,不止于书
所以,我开设了公众号:91智读 —— 探求智慧,不止于书。
为什么叫「91」?人生像一场修行,100分是满分,但我们永远在路上,91代表接近圆满却仍在努力的状态。另外,「91」谐音「就要」,寓意通过读书与实践,探求智慧。
在这里,我会分享什么?
- 20年从业路上的得与失:从网管到技术负责人,我踩过的坑、趟过的河,那些教训和感悟,可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- 大模型解锁全球好书:用技术拆解经典,提炼智慧精华,看完后,给你讲讲我的感受。
- 醍醐灌顶的瞬间:那些让我豁然开朗的经历和思考,或许能点亮你的某一天。
作为IT老兵,我希望用更多视角探寻智慧,而不仅是技术。这个公众号也不只是读书笔记,更是我和大家一起探求成长的旅程。智慧不仅在书中,更蕴含在生活的每一次试错和突破中。
关注「91智读」,和我一起从代码里感悟人生,从书本中汲取智慧,从技术的缝隙中发现光芒。
未来的路还长,你愿意加入这场探求智慧的旅程吗?让我们携手同行,点亮彼此的人生!
彩蛋

